“恩施市2016年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通过中期绩效评价核查
2016-08-12 中药材研究所 阅读人次
8月11日,恩施市农业局廖建忠副局长率种植业科、特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等组成的检查组,在我所郭汉玖所长的陪同下,来到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对我所承担、恩施程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协助实施的恩施市2016年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进行中期绩效评价现场核查。
检查组实地查看了中药材(板桥党参)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现场观看了党参采收过程,听取了项目组负责人的执行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资料,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阶段性绩效指标,同意通过中期绩效核查。并建议进一步加强项目总结,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扩大推广规模,以期促成规模效益引领、区域联动发展、农企共生共荣的良好局面。
郭汉玖所长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与中肯要求表示感谢,他表示将根据本次检查的情况特别是检查组的意见,做好项目后续工作,并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完善相关技术资料,为迎接项目最终验收做好准备。
郭所长还就进一步放大项目效应,后续争取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支持表达了期待。他说,多年来,项目合作企业程丰公司坚持立足恩施发展药材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体现了产业扶贫的社会责任;坚持对药材优质追求,走有机农业之路,体现了对药品安全的社会担当。诚如廖局长所言,其不愧为良心企业。我所作为华中地区农业科研机构中唯一的从事中药材育种、栽培和资源保育的研究单位,始终秉承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承担责任,为农民助力增收的理念,近年来,通过与公司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共建优质药材生产示范基地,为在大农业的广阔背景下发展中药农业做出了贡献:从育苗到药材采收、初加工全程,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提供了很好的现场;为周边农户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探索立体种植模式,特别是经济林下种植草本药材的复合经营模式,长、短结合,多种经营,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民退耕还林后数年内没有收入的问题,稳定退耕成果;为山区农民尤其是贫困劳力在家门口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机会;因中药材种植不争劳力,不争季节等特点,解决了农村留守人员的增收致富问题;践行家家药园模式,通过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合千家成万亩”,为保证优质药材的生产,产区群众的稳定增收致富找到了新的门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供给侧改革创造了经验;精准到户,为贫困农户提供药材种苗、现金回收药材产品等,为中药农业与精准扶贫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当前,中医药行业正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业系统的相关项目及资金,对于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本项目着眼于党参,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党参规范生产技术水平,有效保障党参药材质量,进一步强化板桥党参品牌建设,促进产区药农增收,但对于域内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引子”。为促进公司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我所事业更多与产业发展结合,引领产研合作,助力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今后要在更多品种纳入规范化生产示范、加大农业机械应用力度、中药材种植统一纳入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向市农业局积极争取更多项目支持。
项目组主要成员、我所及公司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现场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