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2017-08-10 中药材研究所 阅读人次
一、概述
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以干燥根入药,中药名独活[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别名:香独活、资丘独活、巴东独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重齿毛当归为其正品。但我州独活除来源于重齿毛当归外,还有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也作独活入药,二者在我州商品名通称“香独活”,该品在我州毗临地区长阳县也盛产,又名“资丘独活”,其品种来源与我州完全一致,二者商品在海内外都负有盛名,均为地道药材。恩施州巴东、建始、鹤峰、宣恩四县市种植独活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常年面积保持在2000~4000亩之间。独活根含挥发油、两种结晶性物质以及四种香豆素类化合物、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当归素、当归醇。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等症。
二、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粗大,肉质,浅黄白色,多分枝,有香气。茎直立,带紫色,有纵沟纹。根生叶和茎下部叶的叶柄细长,基部成宽广的鞘,边缘膜质。叶片卵圆形,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小叶片3裂,最终裂片长圆形,长4~8㎝,宽约2~3㎝,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两面叶脉上均被短柔毛,茎上部的叶退化,无叶片,叶柄膨大成兜状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缺乏;伞辐10~25,极少达45,不等长,密被黄色短柔毛;小伞形花序具花15~30朵;小总苞片5~8枚,披针形;花白色;萼齿短三角形;花瓣5,等大,广卵形,先端尖,向内折;雄蕊5,花丝内弯;子房下位。双悬果背部扁平,长圆形,基部凹入,背棱和中棱线形隆起,侧棱翅状,分果棱槽间1~4油管,合生面有油管4~5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三、生长习性
重齿毛当归为宿根性草本,适合于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喜肥、怕涝的特征。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黑色灰泡土、大眼泥、夹沙土为好。而土层浅,积水地和粘性土壤均不宜种植。
四、生产操作规程
1、选地整地
应选择半阴坡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移栽或播种育苗地均在冬季将土深翻,使其越冬风化,第二年解冻后,再将地犁耙一次,并施腐熟厩肥,每亩500~700kg,或土杂肥每亩4000kg作基肥,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30cm深,然后耙细整平,作1.3m宽的高畦,沟宽20cm,沟深15cm,开好排水沟。播种前清除田间杂草。
2、播种育苗
可冬播和春播,冬播在10~11月采种后,春播在3月进行。在整好的土地上撒播,每亩用种子4kg,与火灰、人粪水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盖土厚约1~1.5cm,最后盖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芽。
待苗出齐后,揭去盖草,在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除草2~3次,并追施人畜粪水或尿素2~3次,以促进生长。当年冬季就可移栽;若待到第二年春季移栽,冬季须盖一层泥土,防止冻害。
3、移栽定植
一亩育苗地,可供10亩大田栽培。移栽分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在2~4月间进行,秋栽在9~10月间进行,但成活率秋栽不如春栽的好。移栽方法:整地施足基肥后,按行距50cm,株距25cm开穴,穴宽12cm,深15cm,每穴栽一株,栽时可剪去部分侧根,顶芽朝上,覆土压实。
4、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移栽田在5、6、7月各中耕除草一次,冬季苗枯后要注意培土。
②追肥壅兜:一般在春、秋、冬三季结合除草[FS:PAGE]进行。移栽苗追肥2次,在出苗时和夏季植株封畦前进行。亩用过磷酸钙30kg,堆肥1500kg,堆沤腐熟之后施用。
5、病虫害防治
独活在栽培过程中,很少有病害发生,主要是虫害。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黄凤蝶和食心虫等。防治方法:蚜虫和红蜘蛛可喷50%杀螟松2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800倍液喷雾防治;黄凤蝶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一般用敌百虫90%原药800倍液喷射防治。
五、采收加工
定植2年即可进行收获。秋季茎叶枯萎后将根挖出,根挖出后,首先挑选独条,较粗壮的无破伤的根作良种,其余的独活晾晒10天左右,去掉茎叶、泥土和细小须根加工。
加工方法是切去芦头,摊晾,待水分稍干后,堆放于炕房内,用柴火熏炕,保持50~60℃的温度,经常上下翻动,连烘3~4天,待半干后下炕,再用手搓去须根,按大小理顺,扎成30~65cm直径的把,头朝下,一把把排在炕上进行熏炕,3~4天,待全干后即为成品。独活折干率约14%,亩产干货300kg左右。